碳費費率公告在即,收費對象、標準為何??下一波收費對象會有誰呢??
碳費費率公告在即,收費對象、標準為何??下一波收費對象會有誰呢??
2024.09.27 14:45
作者:林慶儒
為實現2050淨零目標,台灣的碳費費率即將定案。八月底,環境部公告「碳費收費辦法」、「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」及「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」碳費3子法草案。碳費機制2025年1月1日正式開始,2026年開始收取碳費,預計在2028進行碳交易總量管制。隨著相關法案漸趨明朗,產業界關注的碳費徵收辦法?徵收對象有誰?企業需要注意的細節帶您一次了解。

碳費:推動減排的經濟槓桿
碳費是針對溫室氣體排放活動向排放者徵收的費用,其核心目標是通過將碳排放的成本導回到排放者身上,以經濟手段促進減排,達到"使用者付費"的目的。同時收取的碳費也能用於協助產業進行低碳轉型,以鼓勵企業投入更多資源進行減碳活動。
誰是徵收對象??
根據「碳費收費辦法」,首波碳費的徵收對象以年排放量2.5萬噸以上的排碳大戶為主,且屬於政府列管的排放源,比如電力、鋼鐵、煉油、水泥、半導體、面板、石化產業。目前以電力、燃氣供應業及製造業者為主要徵收對象,根據環境部統計超過500廠,占全國總排放量約54%。
什麼時候要開始繳費??
碳費費率預計最快今年10月底完成審議,2025年1月1日費率公告生效,徵收時程則是2025年5月開始試行申報碳費(不需繳費),2026年5月正式開始收取碳費(繳交2025年排放量碳費)。
未來企業需要在每年5月底前,按前一年度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登錄並申報繳費。
計算公式
碳費=收費排放量(超過2.5萬噸的部分)x 徵收費率(費率尚未公布)。
未來趨勢:下一波收費對象
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,中小企業目前不用擔心會馬上成為碳費的徵收對象,碳費的起徵門檻會在碳費開始實施幾年後才會逐步降低,預計2030年起徵門檻會降至1萬噸,雖然還沒有明確提出門檻降低的時程表,但這代表未來5.6年內被收費的企業家數會大幅成長,且碳費費率也會隨著時間提高。
這意味著,即使目前不在收費範圍內的企業,也應該未雨綢繆,及早規劃減碳策略。一旦門檻降低,中小企業可能需要面臨高額的排放成本。
碳費制度的實施是台灣邁向低碳經濟的重要一步。它不僅是一項環境政策,更是推動產業升級、促進創新的重要驅動力。面對這一重大變革,企業應當積極應對,將減碳行動納入長期發展戰略。
無論是即將面臨碳費的大型企業,還是可能在未來幾年內被納入徵收範圍的中小企業,都應該密切關注政策動向,積極投入減碳行動。這不僅可以降低未來可能面臨的成本壓力,更能提升企業的永續競爭力,為台灣的綠色轉型貢獻力量。